去年3月11日,9.0级地震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导致世界各国谈核色变。欧盟紧急磋商对核电站进行全面的测试;亚洲各国也冻结各自的核电发展规划;世界各国都相继放缓核电发展步伐,有的国家甚至还公布了弃核计划。福岛核电站事故使世界核电发展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再次步入寒冬。
如今,福岛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一年半了,在传统化石能源日趋供应紧张的现实面前,是否继续发展核电?这一问题让许多国家做出艰难抉择。
欧美:爱恨交加 艰难选择
9月7日,在北京国际光伏产业展会上,一家德国著名能源杂志的亚太区营销助理袁一登对记者说:“德国已制定了逐步淘汰核能的计划,将来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将占到德国能源的90%。”袁一登是新能源的倡导者,也是核能的反对者。他对德国将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充满信心。他说,核电站即便不发生事故,核废料的处置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总理默克尔随即宣布关闭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并公布了弃核时间表。但在欧洲,至今也仅有瑞士、意大利等少数国家宣布弃核,而法国、英国、芬兰、捷克等国还表示将扩大核电装机容量。9月7日,俄罗斯也宣布,在保证目前10座核站33个机组运转外,计划在2020年至2030年间再建38个核电机组。而能源大国美国,核电占整个电力供应的20%,占无碳排放发电的70%。福岛核电站事故没有让美国改变其既定的核电发展计划。
日本:虽言放弃 实难割舍
9月6日,在《纪念中国援助日本福岛“3·11”地震重建展》的会场,日本富士电机的中国区副总经理气贺泽孝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民众对核电产生了很大的恐惧。一些环保组织和居民要求取消核电产业,当时差不多有90%以上的人反对重启核电。”气贺泽孝二也是当时反核队伍中的一员。当记者询问现在日本民众对核电的看法时,他犹豫了一会儿说,现在依然有人在激烈反对,但支持核电发展的人似乎也在增多。
7月,福井县的大饭核电站艰难重启,日本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再次告别零核时代。9月10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提出了“动用一切可用的政策资源,在本世纪30年代脱离核电”的构想,随即遭到日本多家经济组织的反驳,称放弃核电将推高电价,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这是不切实际的短视行为。
俄罗斯能源专家分析,日本即便是迅速增加国内的天然气热电站及太阳能、潮能和风能的发电能力,也难解决国内电力紧缺的现状。日本国内的许多政治家也说,现实看,日本在一定时期内将不可能放弃核电。
中国:加强安全 战略推进
9月2日,在大连红沿河核电站的对岸,一位头戴红帽、皮肤黝黑的垂钓者在碧海蓝天间。这位垂钓者说,因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虽然附近建起了核电站,但还是喜欢来这熟悉的地方赶海钓鱼。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国务院紧急出台“国四条”,暂停审批新核电项目并对全国核电厂进行全面安检,规模庞大的中国核电发展战略被坚决搁置。总投资400亿元,总装机规模400万千瓦,由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的当前技术最先进的石岛湾核电站,在2011年3月1日就已获核准开工,但10天后的福岛核事故使得这一核电站的建设封冻至今。国内许多在建甚至准备开工的项目也都被紧急叫停。
中国能放弃核电吗?
目前,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是目前实现有效、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优质能源,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形势和压力下,发展核电已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意义重大。
中广核(北京)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毅说:“核能的和平利用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我们看到了地球上化石能源逐步枯竭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发展核电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5月31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两份文件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将在加强核能安全性的前提下战略性地推进核电发展。停滞了一年半的中国核电,终于开始解冻。
同样,惶恐了一年半的世界核电工业,在各国能源压力、环保压力及经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同中国核电一起,也渐渐开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