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主要是指变压器绕组间及绕组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早吊芯检修时,还应测量穿心螺栓和轭铁梁对铁芯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是检查变压器绝缘状态简便而通用的方法。一般对绝缘受潮及局部缺陷,如瓷件破裂、引出线接地等,均能有效地查出。
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目的是:初步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地好坏;鉴别变压器绝缘的整体或局部是否受潮;检查绝缘表面是否脏污,有无放电或击穿痕迹所形成的贯通性绝不缺陷;检查有无瓷套管开裂、引线碰地、器身内有铜线搭桥等所造成的半通性或金属性短路的缺陷;由于吸收比是两个绝缘电阻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被试品绝缘的几何尺寸、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比绝缘电阻值更为有利于用相同的判断标准来衡量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测量穿心螺栓和轭铁梁的绝缘电阻是为了检查螺栓或轭铁梁对铁芯的绝缘情况,以防止产生两点接地,损坏铁芯。
1.测量绝缘电阻
测量时,按DL/T596—1996规定使用兆欧表,依次测量各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的绝缘电阻。被测绕组引线端短接,非被试绕组引线端均短路接地。测量穿心螺栓和轭铁梁的绝缘电阻时,应将与铁芯链接的一端拆开后再进行测量。测量部位和顺序,按表3-7进行。
表3-7 测量绕组和接地部位
顺序 |
双绕组变压器 |
三绕组变压器 |
||
测量绕组 |
接地部位 |
测量绕组 |
接地部位 |
|
1 |
低压 |
高压绕组和外壳 |
低压 |
高压、中压绕组和外壳 |
2 |
高压 |
低压绕组和外壳 |
中压 |
高压、低压绕组和外壳 |
3 |
|
|
高压 |
中压、低压绕组和外壳 |
4 |
高压和低压 |
外壳 |
高压和中压 |
低压和外壳 |
5 |
|
|
高压、中压和低压 |
外壳 |
试验时应按表3-7的顺序依次测量,并记录时间、指示值及温度等。
测量绝缘电阻时,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测量出被测绕组对地和非被测绕组间的绝缘状态;同时,能避免非被测绕组中,由于剩余电荷对测量的影响。为此,试前应将被试绕组短路接地,使其能充分放电。在测量停止运行的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时,应将变压器从电网上断开,待其上、下层油温基本一致后,再进行测量,若此时绕组、绝缘和油的温度接班相同,即可用上层油温作绕组温度。对于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在充油后静置一定时间,待气泡逸出,再测量绝缘电阻,对较大型变压器(8000kVA以上)。需静置20h以上,电压为3~10kV级的小容量变压器,需5h以上。
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主要依靠各绕组历次测量结果相互比较进行判断。交接试验时,一般不低于出厂试验值的70%(相同温度下)。交接时绝缘电阻标准。大修后或运行中可相互比较,其数值可自行规定。轭铁梁和穿心螺栓的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原始值额50%。
比较绝缘电阻的数值时,应换算到同一温度。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和表3-8所示,该表示根据温度每降低10℃时,绝缘电阻增加1.5倍的规律计算得出的。
表3-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换算系数 |
1.2 |
1.5 |
1.8 |
2.3 |
2.8 |
3.4 |
4.1 |
5.1 |
6.2 |
7.5 |
9.2 |
11.2 |
例如:预防性试验中,测得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在36℃时,其值为430MΩ,换算到20℃时的温度差为36-20=16(℃)。查表3-8(由于差值不是5或10,可用插入法),得换算系数为K=1.8+(2.3-1.8)÷5×1=1.9,则换算至20℃时的绝缘电阻为430×1.9=817(MΩ)。
2.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是指用兆欧表对变压器绝缘加压时间为60s和15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的比值,即R60/R15。吸收比对绝缘受潮反应比较灵敏。对于新投入的变压器,当绝缘温度为10~30℃时,电压为35~60kV级的变压器的吸收比不低于1.2;110~330kV的变压器不低于1.3。